2022/05/30
在忙錄的生活中,我們習慣不斷的付出給予。
你可能同時扮演兒子/女兒、朋友、丈夫/妻子、父母、員工、主管,總是盡力照顧每一段關係,卻忘了好好「照顧自己」…
蒲公英希望基金會這次邀請到【知名心理學家-錢玉芬老師】來與我們分享如何【學會對自己溫柔】,幫助大家學習照顧自己。

▲一起與錢玉芬老師「學會對自己溫柔」
搭配著輕柔優雅的背景音樂,錢老師用極具親和力的笑容開始今晚的講座。
「對自己溫柔是什麼呢?就是了解自己的需要、接納和愛自己」老師開場與大家分享的內容,清楚的點出「對自己溫柔」的定義,但卻也是所有人時常忽略的。以下,我們將透過老師的分享,實際操作體驗「對自己溫柔」。

▲錢老師用極具親和力的笑容開始今晚的講座
首先,老師與大家分享,在過去曾看過一句廣告Slogan:「都是你在照顧別人,誰在照顧你?」,用這句話提醒大家要看顧自己的內心。接著引導聽眾閉眼,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角色,傾聽這些角色的聲音和感受,開啟了「對自己溫柔」的第一步。

▲老師帶領大家思考自己,開始照顧自己的第一步
接著,老師提出「自責性格的調適之道」,先帶領大家探索自己是否容易「自責」:總是覺得做的不夠多、沒有達到標準、或者過度負責;隨之強調要調節「自責」所帶來的壓力,也就是要「提升自我價值感,下架自我批評及有毒的羞恥感」,舉例來說:下雨天,無法帶父母出去散步,就覺得自己不是孝順的孩子,這就是自我批評及有毒的羞恥感。

▲當天有700多位聽眾,一起學習「對自己溫柔」
老師也透過實際操練「呼吸察覺法」,讓聽眾明白如何實際提升自我價值、下架自我批評和羞恥:
◆ 選一首輕柔放鬆的音樂
◆ 先深深吸氣、再慢慢吐氣,一次比一次深、一次比一次慢
◆ 告訴自己,不再與別人比較,持續深吸、慢吐
◆ 接著深吸時,想想自己內在的渴望
◆ 吐氣時,吐出令你不快樂的狀態
◆ 最後,給自己一句鼓勵的話,慢慢把眼睛打開
透過上述的方法,可以達到「自我情緒調節」,用更正向的眼光接納自己的心。

▲700多位聽眾,一起閉眼練習「呼吸察覺法」
除此之外,老師也鼓勵大家了解以下2個觀念:
1.做自己的好朋友:
做個懂自己、貼近自己、接納自己的人
2.全人自我照顧:
◆ 身:
談身體的察覺:選一首輕柔的音樂,平躺在舒適的地方,讓意識經過每一個身體部位,察覺不舒服的地方,透過按壓或意識控制,讓該部位放鬆。
◆ 心:
指情緒部分,學習認識情緒和釋放壓力。
◆ 靈:
指「自身價值感與他人價值的關係」,如:是否能肯定自己、與他人有健康的關係。透過信仰的幫助,能學習健康的看待自己與他人。

▲蒲公英希望基金會李愛蓮執行長,與大家一起學習
最後,老師也用二段聖經經文,鼓勵大家在練習對自己溫柔之餘,也可以依靠信仰幫助自己身心靈放鬆,並再次提醒大家要先好好照顧自己,才有能力照顧好身邊的人!

▲主持人與錢老師可愛的互動,溫柔了在場所有聽眾
整場講座內容非常精采豐富,而基金會也透過QA問答、抽獎等安排來與聽眾互動,並得到許多聽眾滿意的回饋。也期許未來能再透過講座,豐富及鼓勵各位聽眾的生命。
8月26日(五)基金會將舉辦2022年第3場免費希望講座-【學會對自己溫柔2】,
再次邀請《知名心理學家-錢玉芬教授》,陪伴您再次找回內心力量,重新得力!
(點我立即報名)
請關注官網或加入蒲公英社群,免費講座訊息不漏接唷!
Facebook(點我) instagram(點我) Line(點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