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心」出發
每次課堂開始前,我都會用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,帶進修部學生速讀五分鐘,他們雖然白天工作、晚上上課,有些疲於奔命,卻很喜歡讀月刊,對情節極有共鳴。
更令人驚訝的是,我發現蒲公英的故事,還出了有聲版:「朋啾!蒲公英」。其中有篇好文名為〈從心設計〉,也被製作成影音,我播放給學生聽,請他們結合所學的專業能力,從「心」出發,設計一項適合長者使用的產品,結果有人設計拐杖、有人設計「服藥小提醒」的呼叫鈴,十分溫馨感人。
謝謝蒲公英,為我們預備了最好的教材!
(洪老師)
月刊點亮生命的光
每當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,看看裡面的故事,總能帶給我鼓勵和希望,每個月都會期待寄到家裡的蒲公英希望月刊,也希望每年不定期的奉獻,能讓月刊為每個迷失痛苦的人,點亮生命的明燈。
(王小姐)
月刊陪伴孩子度過國中歲月
本班極愛貴刊,每每一領回,即遭搶奪一空,需六、七人齊閱之,可見其受歡迎之程度。感謝貴刊陪伴本班度過國中歲月,其影響程度無法言喻。輾轉得知貴會不論財政赤字,堅持免費發行月刊,其精神可仁,本班為感謝貴會默默付出一切,特集同學之小愛,盼助貴刊一臂之力。
(國中導師)
月刊成為我的力量和勇氣
謝謝蒲公英帶給我那麼多力量與勇氣,面對生活中的難題,也讓我學到很多道理,並更珍惜我的生活。我剛考上大學,也有了第一份打工,拿到第一份薪水,而我的願望就是捐款,讓更多朋友看到月刊,今天我終於做到了!
(李同學)
改變看待生命的眼光
幾年前婆婆參加一場告別式,很訝異氛圍十分溫馨,結束了還發精美的小冊子,因此認識了蒲公英。她原本很擔憂生命走到盡頭的一天,但開始讀月刊後,我覺得她比我的孩子們還樂觀看待生活。她預計在八十大壽時發月刊給親朋好友,也希望透過支持你們,讓生日更有傳承的意義。
(讀者 許小姐)
幫助我挽回婚姻
婚姻關係快要破裂,我連上班午休都躲在樓梯間哭。本來沒什麼交集的同事,或許是看到我的模樣,所以送我一本月刊。裡頭有一篇故事,剛好跟我的處境很像,提醒了我不要太快放棄,應該溫柔和堅定地處理與丈夫的問題。後來,我和丈夫重修舊好。礙於在職場的顏面,我不敢跟同事提及這些事,但曾被幫助的我,相信月刊也會幫到其它人!
(讀者 彭小姐)
月刊是我最好的朋友
我從小學開始看月刊,看到現在是大學生了。讀月刊,讓我的文筆變好,寫作文都不缺靈感,總有源源不絕的故事可以拿來舉例。連被媽媽罵,我都會想起故事情節,知道怎麼化險為夷。雖然忘記當初是哪個老師或同學拿月刊給我,但我真的很感謝可以和月刊一起長大!所以我想捐款支持,讓現在的小孩也能「交到這個最好的朋友」
(讀者 連同學)
很謝謝月刊走入我的生命裡
記得第一次接觸蒲公英是在國中時,學校每月發放至班級的月刊,起初覺得沒什麼,每想到一翻開後就被裡面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吸引,就這樣每個月都很期待學校發放,當心情低落抑或是遇到挫折時,就會隨意翻開月刊讀文章,讀完文章及看完下方的勵志小語後,彷彿特效藥一般,低落的心情隨風飄去,真的很謝謝蒲公英希望月刊走入我的生命裡。
(讀者 陳小姐)
謝謝蒲公英的「跨海傳愛」
我年近六十歲,是泰國一所華文學校的老師,我長年以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為教材,把文章抄寫在黑板上,供孩子們閱讀,月刊裡的故事是如此的優質,又蘊含造就人生的正面思想,我真的很想讓每個學生擁有一本!沒想到,在把想法告訴蒲公英之後,基金會居然不計成本的把足量的月刊寄送過來,我和孩子們會更珍惜月刊的,謝謝你們!
(讀者 林老師)
改變心境的力量
在因病住院後,我始終覺得忿忿不平,總會想起過往的豐功偉業,對現在的自己很失望,也看不起周遭的人事物。後來在醫院拿到月刊後,讀著讀著,我漸漸走出憤恨,內心也感受到從沒有過的自由!改變後的我,不再是醫護人員避之唯恐不及的頑固病患,而是成了病房中照顧他人,也被人信賴的好大哥。
(讀者 余先生)